在异乡,陌生阿姨教会我“如何和父母相处”
你和长辈有代沟吗?你有多久没和父母好好聊聊了?今年冬天,我们与27院儿联合发起活动《当我像你一样》,邀请9位年轻人和9位老人展开配对,希望帮助两代人走入彼此的生活。以下是参与者高歌的活动手记。
活动正式开始前,我曾被工作人员拉住前采,问道,“你为什么会想参加这个活动?”
我想了想,侃侃说道,“从来北京开始上学、工作,我的生活几乎变成真空。认识的人除了同学、工作上的同事,就是出去玩时认识的同龄朋友,几乎插不进其他可能。更别说其他年龄段的人们。因此,我希望借助这个机会,认识生活在北京的不同群体,找到一些联结。”
这其实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是想弥补内心因对家人冷淡产生的愧疚。
而我并没有说出口。
和绝大多数不善表达的东亚家庭一样,我家中的情感联结本就不浓厚,甚至有些别别扭扭。高中开始上寄宿学校,一个月回一次家,大学来北京上学 ,哪怕距离老家只有两、三个小时车程,我也会把回一趟家的频率拉到半年左右,更不用说工作之后,回家的次数更是寥寥。
线上联系也不甚频繁,一个星期聊上两三句,也是浅尝辄止。
我一边做并不深刻的反省,拷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更耐心一些,一边惴惴不安的自洽,继续我行我素。
但到底该如何和长辈相处?出问题的是我吗?这些疑惑一直徘徊在我心中。
或许这次在和叔叔阿姨的相处的过程中,我能借此机会探索和长辈相处之道,也从其他年轻人身上寻得一些端倪。
第一次见面会。图源:27号院。
不过,见面会刚开始,我就犯了愁。自己一直是“刺儿头”一样的存在,喜欢化妆,喜欢打扮,和传统意义上长辈们最喜欢的年轻人类型格格不入。
我坐在靠门的位置,尽量表现和善。哪怕是能够嘴硬说出“并不需要认同”的叛逆小孩,依旧希望得到来自长辈的好意。我心里直打鼓,“来都来了,万一没人选我怎么办?”
磕磕绊绊做完自我介绍,坐在我左手边的马丽阿姨宛如救星,转头说道,“那咱俩组队呗?“马丽阿姨的果断邀约,让我们顺利成为了第一组成功组队的青老组合,“其实我是个特别简单的人,怕麻烦。我觉得你挺好的,就选了你”。我心里又惊又喜。
第二次见面是一个周五晚上。北京刚变天,尤其冷。阿姨们早早就坐在了房间里等待,几个年轻人则各自从公司赶来,风尘仆仆,有的还背着厚重的电脑。
有人买来烤红薯,昏黄温暖的灯光下,一群人围坐在不大的屋子里,烤红薯的香气弥漫其中,隔绝了一切冷空气。
讨论的主题是“家门口这片我熟”,我和马丽阿姨一样,在人群中容易感到局促,就跑到旁边小桌闲聊。阿姨讲述她的生活半径,向东北走15分钟就是最常去的菜市场、东南角稻香村卖的酱牛肉最好吃,自己不会做饭,几乎没进过厨房,老伴儿不在家时就自己点外卖。
不同于刻板印象中“不吃外卖、不点外卖”的中老年形象,马丽阿姨对“线上购物”如数家珍。从哪个线上平台的菜最实惠,说到怎样点到便宜外卖,如何11块钱点水煮鱼,9.9块钱买宫保鸡丁盖饭......我们几个小辈围坐在阿姨身边,听她讲述“外卖软件”的妙用,觉得好时髦,好惊奇。
我也向阿姨讲述了我家附近的那些事儿:住在五环开外,庞大的社区,被异化的城市边缘,白天宛若空城,只有在夜晚悄然来临时,分散在北京各地的上班族才会拖着疲惫的身心从地铁站鱼贯而出,回到各自小区,自己的家中。这里离真实的生活很近,可以充饥的苍蝇小馆不胜枚举,离理想的生活很远。加上我一个人住的缘故,很少自己做饭,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回家的路上随便吃点儿,就是叫外卖。
马丽阿姨静静听着。屋子里灯光不算明亮,但我能够感受到空气里流转的无声叹息,和她神色中的些许心疼。
这是我在北京的第七年,也是大学毕业后在外独居的第三个年头。和每一个北漂一样,逐渐熟悉着北京的一切。胡同文化几乎是北京文化中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之前总来胡同闲逛,但一走一过,鲜少有和生活在胡同的人产生联结的机会,对于真实的胡同生活并不了解。
马丽阿姨就住在二环胡同里,是老北京人,有自己的半小时生活圈。休闲时常去的是隆福寺和北海公园,这些总会出现在旅行攻略上的地点,对叔叔阿姨们来说,只是生活的常态。
但住在胡同也有自己的问题。听马丽阿姨说,她住的房子临街,白天夜里汽笛声不断。胡同内的居住环境也堪忧,逼仄的空间,没有独立卫生间,一到夜里,幽微曲折的路上常常漆黑一片......
而我的问题似乎更棘手一些,作为进入社会不久的职场新人,手头紧得很,衣物却越堆越多。租住在远离市中心的居民区,无论是去工作,还是去娱乐,单程总要超过一个小时的车程。要搬家吗?要不再等等?未来该如何?没有头绪。
一个是居住在二环里的老居民,一个是进京务工的新“北京人”,这次见面,让我们对彼此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三次见面定在一个周日。短短三次见面,大家仿佛都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每一对儿青老搭配组合都异常合理,碰撞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黄大王和刘阿姨,两个人都个子不高,却意外发现对方都打过篮球;
做设计师的男孩,看起来粗糙,心却很细,会认真画下阿姨讲的每一件小事;
独居的杨阿姨时髦精致,会邀请和她配对的女孩惠邻回到家中喝手冲咖啡;
.......
我也找到了我的马丽阿姨。
尽管我们两个都不是人群中最活跃的,也不是最能融入其中的,甚至有些边缘,但我们总能自在的守在彼此身边,说些小话。
每一组成员展示着这三周的成果,讲述自己和组团阿姨的联系。我在台上分享从马丽阿姨那里学到的“点外卖”知识,马丽阿姨向大家讲述我“有些苦涩”的北漂故事。有些更亲近的话没说出口,咽了下去。
下台后,同桌的人说说笑笑,不善言谈的我们决定低头剪纸,阿姨剪下来递给我,我寻位置贴上,像两位默契的流水线女工。
基于我的北漂故事,另一位阿姨打趣道,“赶快找个北京男人嫁了吧”,我笑着和阿姨打哈哈,有些不以为意。马丽阿姨剪纸的手没有停,用只有周围人能听到的声音,轻轻说,“可以找,可以不找,你自己过得开心最重要。”
在前采时,工作人员还问了我一个问题,她问:“等你老了,你想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都没想,说,“一个很酷的人。”
马丽阿姨恰好也是一个很酷的人。
退休后,阿姨去了社区包子铺工作,感到无聊时,也会有选择地参加些活动补充自己的生活。她不娇弱,话也不多,不爱掺和到人群中,总是在忙手里的事。阿姨在我身旁低头剪纸时,我开始走神,心想,在包子铺工作时的马丽阿姨,大概也是这样,做起事来干脆又利索。
她完全不抗拒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甚至比年轻人更善用,以方便自己的生活。
她也不会利用长辈的身份说教,只会轻轻地告诉我,“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最重要。”
而马丽阿姨身上,又有亲情落到一个女人身上时的柔和。在说到自己新年愿望时,她说希望儿子一家幸福,希望小孙子快快长大。
我猜想阿姨是个幸福的人,自己和老伴虽然住在不算宽敞的小屋,但一个一辈子没做过饭的女人,大概率是个被爱着的人。
马丽阿姨是我父母的同辈人,大概比我父母年长个两三岁。我的父母,住在离北京并不遥远的三四线小城,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过着和胡同叔叔阿姨们差不多的生活。在半径30分钟路程的范围里有稳固的交往圈,很安逸,并不奔波。
但我总希望父母也能探索一些生活之外的兴趣。我想着,要是家乡也能有类似的社区、类似的活动,就好了。一部分是出于在外儿女的私心,想着如果父母能有更好的生活、居住环境,自己内心的愧疚也会减弱。另外也是一种期待,希望父母能够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一些,更酷一些。
三周的活动下来,我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命题:
有的阿姨刚刚退休不想闲下来,准备继续找一份工作;
有的阿姨孩子还小,依然处于叛逆期,她希望孩子能知道珍惜时间,少玩点儿手机;
有的年轻人是北京本地人,最近才刚刚搬出家里开始独居;
有的年轻人和我一样,远离家乡独自来到北京工作、生活,只能远距离探索探索亲子关系。
在活动开始时,我带着疑惑而来。但在活动过程中,却仿佛忘记了最开始疑惑的问题——“如何跟长辈相处”。在和马丽阿姨的相处中,我意识到,或许根本没有什么特殊之道,只需要一些边界感和真诚的关心。
临别时 ,我送了阿姨一支向日葵,阿姨拿着向日葵向我挥手,笑着说,“下次来我店里吃包子”。我一口答应。
尽管我不知道下次见面会是什么时候,或许是下周,或许是下个月。但我知道这条胡同里,多了一个我熟悉的地方,也多了一个我挂念的人。
「当我像你一样」是内务社区居委会联合北京 ONE 艺术创意机构发起的公共艺术项目,项目通过公开的社会招募一位老年人与一位年轻人进行配对,以“约会”的形式走进彼此的生活,破冰交流。通过系列有趣的互动,放下以年龄区隔群体特征的刻板成见,走进彼此的生活。
本期活动主题是从北京原住者以及租房为代表的新移民的生活角度畅聊,包含个体生活经验以及城市生活变迁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
第4076期
文字&编辑|高歌
联合策划|中国人的一天 解法Solution
出品|腾讯新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中国人的一天》栏目